安泰防疫美女(防疫路上,那些最美的“她”力量)

来自:叁壹捌讯息  |  2025年02月08日

浏览量:

N海都全媒体记者 陈琦 安泰街道供图

“慢”下来的福州,是为了更快好起来,大家都在为此而努力。其中有这样一群人,她们是母亲、是女儿、是妻子,自疫情攻坚战打响以来,她们即刻变身社区“保卫者”,用温暖而坚定的力量守护着居民,在“疫”线中展现一幕幕暖心的瞬间。


今天就来看看福州鼓楼区安泰街道三位巾帼“战士”的故事,她们分别是“80后”“90后”和“60后”的代表,也是福州众多抗疫工作人员的缩影。

“90后”徐苏榛:

哪里需要往哪上 社区琐事全搞定

“师傅,麻烦您往这边走,这边还没有消杀过……”在安泰街道五一广场社区,总能看见一个忙前忙后的身影,处理着社区的大小事。她就是徐苏榛,一位“90后”的疫情防控志愿者,同时也是社区卫生副主任。

防疫路上,那些最美的“她”力量

徐苏榛正在为居民测量体温


“除了做核酸、摸排管控,社区其实还有许多琐碎的事情需要处理。”徐苏榛告诉记者,为了做好无疫小区的创建工作,她每日都通过微信群、电话等组织楼组长、党员志愿者、物业等参与到小区环境整治工作中,对小区楼道杂物、卫生死角等进行清理整改。“小区的卫生搞好了,大家的心情才会好,才不会生病。”徐苏榛说。

由于辖区内消杀工作需要由专业消杀人员来完成,但消杀队伍对辖区环境不熟悉、消杀过程中可能出现缺漏的情况,徐苏榛不顾连日持续作战的辛劳,领着专业消杀工作人员进入辖区的各个小区,对小区通道、垃圾点、电梯、楼梯等重点公共区域展开外环境消杀,每天都要走上好几万步。

防疫路上,那些最美的“她”力量

徐苏榛正在社区公告栏上粘贴公告


“虽然疫情来临,但居民的生活还在继续,我要做的还有保障居民的日常生活,维修小区路灯、调解邻里纠纷、组织工人疏通下水管道等工作也不能停下。”徐苏榛笑称,自己就是块砖头,哪里需要往哪搬,居民们都表示,再高难度的事,也能被她轻松搞定。

“80后”郑彬彬:

急事难事都办好 居民看到就安心

在安泰街道乌塔社区,有一个隔离人员只要看到就颇为“安心”的人,她就是“80后”的郑彬彬,是一名社区卫健的工作人员,主要负责处理社区中隔离人员的事务。10月23日,本在休假的郑彬彬听闻社区需要支援,她毅然决然放弃假期,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。

“辖区内正在隔离的居民会有很多突发事件,我们既要时刻照顾到他们的需求,也要舒缓他们的情绪。”郑彬彬告诉记者,近日,在隔离人员中有一位糖尿病患者急需胰岛素,并且情绪十分紧张,生怕隔离了东西就送不进来了。了解到这件事后,郑彬彬第一时间和他的家属、隔离酒店工作人员联系,用最快的时间把胰岛素送到了居民手中,保证了居民的及时用药。“同时,我也考虑到了居民身体的特殊性,还协调酒店为居民准备了无糖、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配餐。”郑彬彬说。

防疫路上,那些最美的“她”力量

郑彬彬正在进行摸排工作


“除了负责隔离人员的有关工作,她白天还在辖区各个核酸检测点处理紧急问题,晚上又主动留下来加班摸排防疫数据。”郑彬彬的同事告诉记者,她总是想把事情做到“完美”,希望能让居民们都感受到社区的暖意和关怀。

“60后”张宝贞:

一句“我来”坚守数日 舍小家为大家

“我来!”这是安泰街道乌山社区60岁的张宝贞走进社区说的第一句话,在社区急需人手时,本该休息的张宝贞立即从位于金山的家中赶回乌山社区,和社区工作人员共同投入抗疫一线。

“我在乌山这一片住了几十年了,和社区也都有感情了,有事情我不能坐视不管。”张宝贞自从来到了社区,一忙就是一整天,志愿者需要协调,住户需要排查,公共区域需要消毒,卡口需要值守......哪个岗位有空缺,她就用一句“我来”顶上。“没吃饭是经常的事,实在饿了就随手啃个面包,累了就找个角落小坐一会。”张宝贞告诉记者,自己很想念住在金山的家人们,但共同生活多年的乌山社区的居民们又何尝不是她的“家人”,她只能舍“小家”为“大家”。

防疫路上,那些最美的“她”力量

张宝贞正在整理核酸队伍围栏


“张大姐”是居民们对张宝贞亲切的称呼,在乌山社区生活了几十年的她对每条路、每条小巷都了如指掌。60岁的张宝贞每天要在辖区里走上好几圈,对居民一遍遍地开展核酸检测宣传,一天下来脚肿嗓哑。因为她的身体和年龄,大家都很担心她,劝她好好休息,但她每次嘴上应着“好”,转身就又去忙碌了。

她们尽职尽责、无私奉献,从流调电话到支援核酸检测现场,日夜兼程奋战,正可谓“巾帼从不让须眉,危难时刻显担当”。


编辑:陈悦瑶
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