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容美女才俊(风流才俊柳永)

来自:叁壹捌讯息  |  2025年02月09日

浏览量:

风流才俊柳永

文/宋育平

想写柳永,是缘于上一篇的李清照。李清照评论说,柳永的词太通俗,登不了大雅之堂。为了验证她的评论,我翻阅了大量文献资料,走进了这位风流才子,当然,也源于对这位北宋婉约派词人的喜爱。

风流才俊柳永

我读初中时,家里有一套《历代诗歌选》,上面就有柳永的《雨霖铃》,我出版的第二部文学作品集扉页上就用了他作品里一句“便纵有千种风情,更与何人说”,如今40多年过去了,我由十来岁喜欢他的作品,到现在60岁了,依然痴心不改。他一直是个“有争议”的人物,一直处在官场以及文人骚客们的口舌浪尖位置,他们站在清雅的高台上,鄙视他的通俗,可柳永俗的情真意切,尤其是直白地替女性传达出了内心的情感:“镇相随,莫抛躲,针线闲拈伴伊坐”。柳永的词,士大夫们瞧不上,可它却写尽了青楼女子的心事,他们爱柳永,爱他的坦诚,尊重她们,理解她们,不把她们当玩物。他风流倜傥,我行我素,在当时的北宋王朝,写词狂妄不羁,一时间竟然惊动了宋仁宗,差点毁了他的前程,但他依然死不悔改,该怎么写仍旧怎么写,他的一生充满着传奇,他的一生败在写词,胜也在写词,他的词“凡有井水处,尽能歌柳词。”他作的词,深受民众的喜爱,特别是青楼女子的喜爱,经他填的词,都得到了广为流传,如果他在词中提到了哪位艺妓,那么,这位艺妓马上就会身价百万,一时间成为王侯将相追逐的明星,粉丝量就会猛增。

他有才华,但为人做事高调,官场以及当时的文学圈子都不待见他!他有着文人的率真,用现在的话说,就是有些不会说话,做人过于呆板,不懂的贯通融会,但他的词“衣带渐宽终不悔。为伊消得人憔悴”至今广为流传,美的让人窒息,让我们走进他的世界吧!

风流才俊柳永

一、柳永的身世与童年

柳永生于984年,原名柳三 变(父母是据《论语》:望之俨然,即之也温,听其言也厉。”而取的。)因在家中排行第七,又称柳七,福建崇安人,他出身官宦世家,少时学习诗词,有功名用世之志。

柳永出生在北宋初年,当时的北宋刚刚从五代十国的乱世中恢复过来, 他的父亲柳宜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近臣,而李煜则是五代时期首屈一指的大词人,在李煜身边工作多年的柳宜,也受到了李煜诗词的熏陶和影响,在作词方面很有造诣,而且李煜身上赋有才情的气质也十分吸引柳宜,所以柳宜死心塌地的追随着李煜。不过,由于柳宜当时醉心于仕途,对家中的妻子以及三个儿子不是十分上心,因此真正对年少的柳永产生深远影响的其实是他的母亲刘氏。

风流才俊柳永


柳永是柳宜小儿子,两个哥哥分别是柳三复和柳三接,兄弟三人同榜登第,二哥柳三接官至都官员外郎,柳永兄弟三人均擅长诗文,后世将其称为“柳氏三绝”。刘氏是一名在当时的社会下,十分难得的知书达理的女性,其在诗书方面也有着不俗的造诣。在她的带领下,年幼的柳永便对吟诗作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柳永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显露出了在文字方面极高的天赋,刘氏见到后,也乐得和柳永玩一些文字游戏,一方面是锻炼柳永的才思,同时也增进了母子间的感情。比如一次刘氏带着柳永在庭院中赏花的时候,她便触景生情地吟出了“风吹钟声花间过,又香又响”的上联。身边的小柳永稍作思考之后,便给出了“月照萤灯竹边明,且亮且凉”的下联,这让母亲刘氏又惊又喜,她更加确定了自己的小儿子在文字甚至作词方面有着不俗的天赋。

刘氏看着眼前的花朵,又给柳永出了一个难题,她给出了“梅花桂花玫瑰花,春香秋香”一联,想要刁难一下小柳永,谁知柳永脱口而出“蒲叶桃叶葡萄叶,草本木本”,这一下联对仗工整,且和上联的词义有一定的对仗关系,柳永的天赋由此可见一斑。

刘氏看着身边小小的儿子喜极而泣,同时对他产生了不小的期待,从那之后,刘氏逢人便说自己儿子在作词方面将有不俗的造诣。

风流才俊柳永

很快,他的才气便传遍了家乡,虽然名声变大了,但柳永也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骄傲自满,而是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对于儒家经典的学习之中,更不能辜负这一身的天赋。同时又因为柳永的父亲柳宜在离家去扬州做官的时候,曾经要求他务必要通过科举考取功名,进入官场跻身仕途,孝顺的柳永也一直把考中进士当做自己的奋斗目标。

二、步入社会与参加科举考试

十八岁时,他路过杭州, 被这里的风景所吸引,美女多如云,他心想,天下竟然有如此美的地方,何不在此多玩几日?于是,他便走入花柳之巷,沉迷于青楼楚馆,填词作赋,美女相伴,这一时期,他写的《长寿乐》就是最好的佐证。(尤红殢翠。近日来、陡把狂心牵系。罗绮丛中,笙歌筵上,有个人人可意。解严妆巧笑,取次言谈成娇媚。知几度、密约秦楼尽醉。仍携手,眷恋香衾绣被。

情渐美。算好把、夕雨朝云相继,便是仙禁春深,御炉香袅,临轩亲试。对天颜咫尺,定然魁甲登高第。等恁时、等著回来贺喜。好生地,剩与我儿利市。)他把去汴京科考之事忘的一干二净,杭州,苏州在这些人间天堂玩了两年,直到二十岁那年,柳永才想起他到汴京考试的事。初入都城,柳永被京城的繁华所吸引,他来不及感慨,便进入了考场,他以为靠着自己所积累的知识与才华,考取功名是轻而易举的事,没想到结果是首试落榜。几天来,他夜里难以入睡,白天不思茶饭,心里不爽,不吐不快,可是这一吐,就留下了影响他一生的《鹤冲天黄金榜上》(黄金榜上,偶失龙头望。 明代暂遗贤,如何向。未遂风云便,争不恣狂荡。 何须论得丧?才子词人,自是白衣卿相。烟花巷陌,依约丹青屏障。 幸有意中人,堪寻访。且恁偎红倚翠,风流事,平生畅。青春都一饷。忍把浮名,换了浅斟低唱! )一曲惊动京城。据南宋吴曾的记载,皇帝把进士名单上柳三变的名字一划:你不是喜欢浅斟低唱吗?就去填你的词吧!柳三变也无可奈何,干脆来了个自嘲:奉旨填词柳三变,这一变,几乎断送了他的仕途。却给词这一文学体裁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从此,慢词与小令势均力敌,考场失意的柳三变看起来是出入青楼,情场得意,实际上,是让皇帝贴上了便签,从此不得再考入编制,他看仕途无望,但人虽不能进编制,可总要生活呀!他一届书生,肩不能挑,手无缚鸡之力,好在他会填词,于是,便混迹风月场,靠给歌女乐工填词作曲来赚取生活费。与此同时,他的名气也因为这些词曲的传唱而越来越大,就连苏轼也说受过柳永的启发,歌妓们爱柳三变,不仅仅是爱他的才华,更爱他的情真!他是那个封建时代最底层女子的知音,她把青楼女子的爱恨情仇写进歌里,她们的悲欢离合柳永最懂,他是最人性化的文人,就这一点来说,柳永他值得我这个千年等一回的人,为他熬夜。

风流才俊柳永

虽然,柳永整日行走于青楼楚馆之间,可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,他还是没有忘记考取功名。

三、屡试屡败,告别情人作千古名词

不甘心的柳永在之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屡次走进考场,可老天仿佛看不见他的努力,每次他都是失意而归。1024年第四次落榜的柳永怀恨离开了京城,也告别了他多年相依相伴的情人,不禁伤感落泪,写下了名传千古的名词《雨霖铃》:寒蝉凄切,对长亭晚,骤雨初歇。都门帐饮无绪,留恋处,兰舟催发,执手相看泪眼,竟无语凝噎。念去去,千里烟波,暮霭沉沉楚天阔, 多情自古伤离别,更那堪冷落清秋节。今宵酒醒何处?杨柳岸,晓风残月。此去经年,应是良辰好景虚设。便纵有千种风情,更与何人说?

此时的柳永,已经对自己的仕途感到绝望了,二十余年不间断地参加科举考试,可每次都以失败而告终。然而,事实真的如此吗?

四、再度参加恩科考试,终于考取功名,为民办事,得到民众拥护。

1034年,宋仁宗开设恩科(是给于那些常常参加科考,但不中榜者一次照顾性的考试),为了不让皇帝认出他来,于是他将柳三变改名为柳永,当年他已经五十一岁,在知天命之年,终于如愿以偿。此时的他,并没有看到他的欢心和范进中举时的狂妄,他看起来内心很平淡。虽然,他被安排的官职并不高,但柳永依然是勤政爱民的好官。

那时柳永看到自己管辖的居民中有不少人是靠着生产食盐过活的,但部分盐民在承担超负荷劳动的同时还不能保证家人的生活。柳永看到这一切之后,便写下了一首《鬻海歌》:自从潴卤至飞霜,无非假贷充糇粮。秤入官中得微直,一缗往往十缗偿。周而复始无休息,官租未了私租逼。驱妻逐子课工程,虽作人形俱菜色。

风流才俊柳永

这首诗将当时部分官吏的丑恶嘴脸和恶劣行径描摹得绘声绘色,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。

不过,在官官相护的古代官场上,像柳永这样正直的人显然是不合群的,因此柳永虽然有极高的声望,但是他的政治生涯却并不顺利,终生也没有跻身高官的行列。 柳永暮年及第,历任睦州团练推官、余杭 县令、晓峰盐碱、泗州判官等职,以屯田 员外郎致仕,故世称柳屯田。

五、柳永身后事

1053年,柳永与世长辞,享年68岁。在官场,没有给他留下任何机会,可是在古代文学史上,他留下了熠熠生辉的灿烂篇章,他是真正的“白衣卿相”。柳永他一生落魄,死后既无家室也无家产,是青楼女子合伙出资将他出葬,这一说法出自明朝小说家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,又一说法是王安石的弟弟出资将他安葬,到底哪个正确,我们不得而知,因为宋史没有也不可能给他立传,世人对他的研究是根据不同版本的史料以及县志拼凑出来的,但是,柳永死后每一年都有人去悼念他,我们或许很难知道他死亡的真相,一个闪耀着人性光辉的人,哪怕历史吝啬于给他笔墨,人们会永远记得他!

六、柳永词的影响

我们先分享一下他的《望海潮》。

东南形胜,三吴都会,钱塘自古繁华。烟柳画桥,风帘翠幕,参差十万人家。云树绕堤沙,怒涛卷霜雪,天堑无涯。市列珠玑,户盈罗绮,竞豪奢。

重湖叠巘清嘉,有三秋桂子,十里荷花。羌管弄晴,菱歌泛夜,嬉嬉钓叟莲娃。千骑拥高牙,乘醉听箫鼓,吟赏烟霞。异日图将好景,归去凤池夸。

当时那些来到汴京游玩的旅人们,在听到歌女口中缓缓唱出的柳词之后,一幅幅绚烂的城市画卷便在他们的眼前徐徐拉开,人们不禁感叹柳永的才华,这让他们更好地感受到了都市的繁华与热闹,同时也是柳词在当时极受欢迎的原因。

风流才俊柳永

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,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。柳永大力创作慢词,将敷陈其事的赋 法移植于词,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,以 适俗的意象、淋漓尽致的铺叙、平淡无华 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,对宋词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
#柳永的词为何如此悲凉?##当年柳永的词有多火呢?##你怎么看待柳永这个人?#
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