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法牛狗还挣钱吗(别人养牛赔钱,他专买廋牛,还一年赚10多万,他凭什么?)

发布时间:2024-01-20 09:52:53 浏览次数: 文章作者:
别人养牛赔钱,他专买廋牛,还一年赚10多万,他凭什么?

2020年金秋10月的一天,云南泸西县一处平坦的田野上,正举行着一场盛大的彝族斗牛比赛。参赛的公牛由附近几个县筛选而来,获胜的公牛,分别设为一、二、三等奖,获奖公牛的主人,不仅可分别获得奖金8000、5000、2000元,还可以获得“养牛能手”的荣誉,他养的牛就会被买牛的人更为看重。一年一度的斗牛比赛对这里的人们并非稀罕事,引人瞩目的是那坐在主席台上的一位女评委。

她叫朱艳花,30多岁,来自附近弥勒县竹园镇,是远近闻名的养牛大户,曾经的牛冠军主人。朱艳华虽然被聘为评委,却不仅仅是为了看斗牛,主要还是过来看一下,那些牛贩子中有没有新人出现,有没有值得交往的牛贩子和生意上的机会。

弥勒县是云南烤烟和甘蔗的主产区。2003年的时候,国家对烤烟业实行种植和收购双控制,甘蔗种植也因蔗糖价格一路下跌,造成当地农民的收入直线下降。朱艳花却发现,当地草料资源丰富,家里大量被当柴烧的甘蔗梢正好可以喂牛。于是朱艳花和丈夫一商量,决定养殖肉牛。

别人养牛赔钱,他专买廋牛,还一年赚10多万,他凭什么?

朱艳花找到有多年养牛经验的娘家叔叔,帮她忙乎了10多天,陆陆续续买到了100多头本地牛。当时,当地养牛的人也不少,但都是一头两头用来耕田的水牛。像刘艳华这样一下子买100来头的,从来没看到过,也让村民们感到不可思议。

许多村民都说,这一下子买这么多牛,咋个喂法、都让牛吃啥喝啥?对老实巴交的村民来说,朱艳花的大胆举动着实有点吓唬人。

担心也好、害怕、观望也好,朱艳花却在众人的不同心态中,100头牛、当年赚了近10万元。村民们坐不住了,也都动起了养牛的脑筋。正在这时,一个叫宋保元的人,从外地突然买回来一批体型匀称、四肢粗壮、顶门、四蹄和腰背上有白花片的品种牛。

朱艳花回忆说:“那些叫西门塔尔的,花色本地从来没有过,生长速度也快。本地牛一般一天长1公斤、甚至长不到一公斤;但这西门塔尔牛、据说,一天可以长一公斤半。”这些西门塔尔牛都是宋保元从辽西买回来的。后来,听当地兽医站的工作人员介绍说,这些牛都是通过冻精改良的优质品种杂交后代,品质要比本地牛好得多,而且当时的价钱也很便宜。牛价加上路费也比当地的牛便宜了不少。

别人养牛赔钱,他专买廋牛,还一年赚10多万,他凭什么?

兽医站工作人员的一席话,更让朱艳花等人坚定了养牛的决心,朱平华和几个想养牛的农民一合计,带着钱就马不停蹄地到了辽西。

2005年,弥勒县出台了鼓励群众养牛的政策。饲养50头牛这样的西门塔尔牛、经验收合格后,每头奖励500元,养100头以上规模的,经验收合格后,每头奖励1000元。短时间内,竹园镇出现了养牛热。

看到不少人养牛赚了钱,镇里,一个一直种甘蔗的周民也稳不住了。

2005年,这个周民用全家所有的积蓄、一次买了160头牛,他之所以拼上这全部的家当,除了看中养牛赚钱外,心里还打着另一个如意算盘。

周民说:“当时养牛前景很好,政府还给奖励,160头牛,光奖励的钱就16000元。”周民惦记的奖励,就是当地政府2004年到2005年间鼓励大家伙养牛的政策。

人算不如天算!周民的如意算盘却在数月后落了空。

卖牛前,县畜牧站的人要验收,周民家养的牛只有一半合格。

别人养牛赔钱,他专买廋牛,还一年赚10多万,他凭什么?

原来,县政府的奖励不仅规定了养牛的规模,而且还规定了质量标准,要求成品牛达到300公斤才能有补贴。不是周民不想把牛养肥,而是买牛时考虑不周,把大部分资金都用在了买牛上,待到肉牛到了育肥的节骨眼上、必须大量的精饲料时,却拿不出钱来买精饲料了。

160多头牛,一天只能吃一拖拉机的甘蔗梢,养的牛就瘦,养得不好,重量就达不到。没有精料,牛养不好也在所难免。牛太瘦了,就没人收购。此时,周民手中就剩下了几十头瘦牛卖不出去了。

正当周民一筹莫展时,朱艳花找到了周民,将周民卖不掉的36头瘦牛买下。这样一来,周民倒是有了周转资金,可村民们却都为朱艳花捏了一把汗:“那么瘦的牛,万一养不肥、扛不住病、养死了怎么办?”

朱艳花却信心满满地说:“我心中有数、不怕;先驱虫健胃、再100头牛,一年给它吃上10万元钱的草料,不长膘才怪呢!”事实上,半年刚过,10万元的草料就吃进去了。

高山不凭土堆,火车不用人推。有了充足的精饲料,当初每头1800元买进的瘦牛,朱艳花养到三、四个月的时候,就卖到了4000元一头,每头净利润1000元左右。这样一来,她不仅节省了养小牛的粗饲料钱,而且一年能多赚两批牛的钱。

别人养牛赔钱,他专买廋牛,还一年赚10多万,他凭什么?


最初和朱艳花一起养牛的人,看见收购瘦牛育肥只用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,即加快了出栏周期,能赚得更多,还缩短了资金的回笼速度,就跟紧朱艳花的步伐,在2005到2006的两年间,也开始买廋牛育肥后卖钱。

近些年,竹园镇的村民,纷纷跟风效仿,走买廋牛育肥致富的路子,大家已形成了一种默契:资金不充足小规模散养户、边养边卖,资金随时得到周转,走以牛养牛的路子,虽然赚的少,但少也是赚;养牛大户则通过育肥,赚得更多。大家自觉形成的这种默契,使更多的村民投入到l肉牛养殖当中,。随着当地肉牛养殖规模的扩大,虽然政府早在2006年就取消了养牛的奖励政策,但村民们养牛的热情依然不减。

近几年,竹园镇的百姓,在朱艳花的带动下,养牛的资金越来越充足,都已是养肥了再卖,少数资金不够的,才提前卖一少部分。

目前,竹园镇有1016户养牛,肉牛总数在一万头以上。养殖规模的扩大,吸引了更多的外地客商,来竹园镇当地买牛,甚至,江浙一带来买牛的人还更多一些。

每一个传统的牛市交易日,交易数量都在700~800头左右。2019年至今,牛价不断攀升,全镇大大小小的养牛户,在这个交易市场上,粗略估计,至少销售近万头肉牛,净利润达100万元以上。

别人养牛赔钱,他专买廋牛,还一年赚10多万,他凭什么?

我是乡村子七,关注子我,每天分享养牛人的酸甜苦辣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评论!

谢谢阅读!